close

多數人認為」字需要緣。

我個人認為緣份牽涉到以下事項

 

自己與對方

感情是兩個人如何長期相處的藝術。

是不是我們自己得處世待人善良具同理心才得好緣?

是不是我們得獨具慧眼挑選適合我們的人?

有時我們自己不見得檢討自己,反而要求對方是該如何,如此,是不是緣份很容易便變質了?

所以緣份究竟是,因為得到良緣而一生美好。(將緣份視為主體,個人反而變成被動)

還是,自己美好而使得緣份變美好?(吾人才是主體,緣份只是輔助)

 

嗜好與興趣

即使自己與對方心性都不錯,不見得有緣。

這裏面還有內在契合問題,如彼此嗜好興趣配合度。

通常心性無法吻合,即使兩個人都不錯,也可能漸行漸遠。

 

平等關係

這是彼此地位上的探討。

有些人的緣份是上下的層級關係,這種關係不是平行對等。

一段關係若是上下命令式,或一尊一卑式,感情是不是容易破滅?

感情維持良久,多半是平等協同關係。

 

情感管道的互通度

這一塊須探討彼此交流度是否暢通。

一方冷淡一方熱情或等待,因為感情的管道沒有互相流通,多半容易死掉。

緣份變質的開始,一定是一方堵死了情感管道;可能有意的,可能無意的。

一方被動,一方要主動去交流。

交流時也有許多言語上的誤解/阻礙

交流是種藝術。

 

內環境(家庭背景)

出生背景不同,品味多半不同,如何彼此整合?

亦即吾人是帶著自己的家庭背景成長,兩個人相處有時是家庭背景的謀合。

很多人誤會兩情意合,就是緣了。

不,人做為社會之有機體,必須配合各種內外環境而調整以適應生存。

兩個人的相處簡單說,也在配合彼此家庭而調整適應。

 

外環境(不同國度)

不同國度風俗民情不同,符不符合他國的文化。

例如外國很多是沒有通姦罪的,欲以我國通姦罪之觀點衡量外國人,為誤判國情。

對他們來說通姦是個人自由,對我國來說通姦是犯罪。

道德的制衡並非各國通用。

 

緣份不是靜態的,為動態的吸收新資訊,使成長個人,然後平衡一段關係

感情相處長久容易變得制式化。

吾人需成長,也需吸收不同外環境的新資訊,帶給關係新的養份,否則容易能量疲乏entropy。

一個不成長自己的人,久而久之變得習慣而僵化。

一段關係若無吸收外在新資訊加以成長,因僵化而無趣,最後可能無味。

 

價值中立或大量投入

吾人會賦予一段關係價值感(大量投入),賦予越多價值,有時反而造成「自我牢籠」。

投入多少與中立之掌控是種藝術。

若是完全投入失去了自己,此緣不見得佳。

一個失去自我的人,得到的感情是破碎的。

因為其已不愛自己。

 

未來願景是否同步?

這是『兩人所創造的感情文化』的一環。

是願景相同或是不同?

對方願景是什麼?你犧牲自我願景以遷就對方嗎?

還是彼此互相幫助達成對方願景?

平等協同關係是彼此成就,而非一方委屈求全成就另一方。

在男性沙文思維下,通常男性主外,所以女性配合成就男性。

問題一個失去自我願景的人,已失去生命的意義。

如此的感情,對自己太悲哀。

 

緣份需要發展

緣份並不是傳統所謂的良緣或惡緣(良緣若不發展,也容易變質)

緣份是種有機體,含概著以上種種探討層面,加以施肥則成長;

若是忽略或施毒(負面的對待)則容易萎縮。

緣份,在於實際上彼此的作為與付出/流通等。

 

緣份為不是固定不變的,緣份是一種創造自我與互動關係的藝術

緣分不是只有感情,只要人與人互動上,便有緣字之探討

但以上探討為感情層面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柯銘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