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親子關係 (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我在生命之初,遇到了一位掌控慾很強的母親。對我來說,這是很大困擾,我了解這是我的功課,這功課對我有些難。

我和她現在已和好,我怎麼走過來的?以下是分享

 

父母恩重難報經

佛家這部經典實在寫得太好了,但我那時看這部經典,只感覺寫得真好,但不是悟得很透澈

我的意識層面認同,並不代表我潛意識很了解那內容,深悟那內容

文章標籤

柯銘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最近將塞德克巴萊原版dvd拍賣掉了,當初購買時是830元,拍賣價400元含運,買時是今年8月,隔了四個月價格掉到一半,下滑很大。

我認為父母多讓小孩沒事清清家裏不要的舊貨搞網拍是好事,網拍可以學到很多[社會大學]的必備重要技能:

 

技能1:學會挑保值東西眼光

購買東西時,排除掉實用必須品外,必須考慮所添購之物的[保值性]。

拿我的塞德克dvd來說,明年若沒拍出,即使賣100可能也沒人光顧;所以該買家價格從訂價500元殺到400元含運,是聰明作法。

文章標籤

柯銘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在拙作<阿老正傳>中談及一個靈魂不想來地球投胎,主要是因為每個父母都可能帶給純真無邪的小孩,某些不良好的行為作用,而這個靈魂不想承受這作用,所以不想來

<阿老正傳>中,我將這種不良行為影響之作用力,稱為[印痕]

 

小孩的眼睛如同錄影機

別以為大人動不動就對小孩生氣,對其行為掌控,小孩子長大後就會忘記,他早已在腦中錄下來,並埋在深層意識中

因為小孩還不懂語言時,靠的是右腦用錄影系統錄下周遭一切,然後將此影帶存入右腦的深層意識區。

柯銘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常在無形中擁有一些行為制約與心靈契約,這些契約有些已經過去,卻還困擾著我們。

一開始我想從我們家的貓講起。

 

虎斑貓咪嚕的行為制約

我家的貓咪嚕剛從其養母處抱回家時,他很喜歡咬人手指,而且不喜歡人抱。

這和我之前領養的兩隻大公貓個性截然不同,之前領養的那兩隻大公貓不時會跳上你的腿上,要求人撫摸。

文章標籤

柯銘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有許多人壯年男女,在工作中浮浮沈沈,找不到自己才華、工作適合屬性與人生目標。尤其,現代婚姻因為離婚率高,而且平均工資近十年未漲、物價年年上昇的環境下,女人很難再靠男人一輩子養活。現代人不僅男人怕投錯行,連女人也怕投錯行。

我發覺很多找不到人生方向的男女,很大的因素,在於青少年求學時代,就讀錯科系。讀錯科系的原因在於不了解自己,其實青少年也正在了解自己中,所以不了解自己是共同現象。但為人父母者,必須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才華屬性,有智慧幫助孩子趁早生涯規劃,至少,少走一些冤枉路,人生可以較為順遂得意。

 

青少年生涯規劃最好在幾歲時? 

以末學個人看法,從幼稚園時就要開始生涯規劃了。

我姐姐的兒子,從幼稚園開始,幼稚園老師就告訴我老姐,此孩子似乎有繪畫天份。這個孩子確實對繪畫很執著,出去比賽若輸人,回家會哭,想說自己為什麼會畫輸人。於是我老姐從他幼稚園時,便開始生涯規劃,聘請繪畫老師全力栽培繪畫之路。而他也確實每次比賽都抱獎項回家

生涯規劃並不僅僅在於求學,生涯規劃應是融合:家教(兒童時期)、學校教育、性向了解(兒童、青少年時期)、才華天賦、青少年科系選擇、未來運勢探討等。所以,生涯規劃是一輩子的事,而非僅只人生中某段時期。

很多人以為養小孩就是把他養大成人,但有智慧的父母,知道除了養大成人,如何為小孩生涯規劃(舖路)更重要。很多青少年父母不曉得該如何為小孩生涯規劃,至使小孩後面人生變得坎坷。尤其,很多小孩明明不是讀書的料,硬要其考大學,這對命理師來說,不是讀書的料,走專業技術也能打出一片天。

文章標籤

柯銘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架上有一本<地球少年的一天>書籍,是2002年版,我一直想將書本內容打出來,但很懶的我也一直沒有付諸行動。

 

2011年,也過了十年了,這整個地球環境變遷很大,我不曉得這些在地球某個地方受貧困、戰火的孩子,生活環境有沒有改善了?

文章標籤

柯銘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美國麻州西伯瑞學校(seabury school,Inc)是一個很特別的學校,校長利百加.雷諾茲(Rebecca A.Reynolds)致力推動一項名為『透過動物進行治療計畫』課程(簡稱AAI)。學校裏面養了各種寵物、野生受傷的過度之家。

 

透過人與動物、自然風物的接觸,交響出一首首心靈昇華的戀章~~,

文章標籤

柯銘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以下為真實因果故事,發生時間是現代,由某位網友私下提供,版主經由其允許小小改編貼出,謝謝該網友

 

 

 

原文:

 

文章標籤

柯銘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以下原是msn對話改編

謝謝網友提供這麼好的元素與靈感

--------------------

每個人內在愛的原型,起源於父母與家庭教育

文章標籤

柯銘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